武汉72小时,我在人与AI战役的“最前线”
自从前段时间萝卜快跑爆火,后续各个地方都在给无人驾驶降温。无人车的发展,不仅关乎技术的突破,更触及到从业者的生计和社会的适应。本文将带您深入了解这场战役的“最前线”,探讨无人车技术带来的深远影响。
7月20号中午,武汉市蔡甸区金湖花园附近,一个70岁左右的武汉老太太,拿起手机,拍下了乌鸦君坐上“萝卜快跑”的照片。
“你们真的敢坐吗?我是不敢坐啊。”老太太兴奋不已。
这是乌鸦君在武汉,人类与AI第一场大规模战役即将开打的“最前线”,亲历72小时的一个瞬间。
前线之外,抖音上的网红在怒吼:无人汽车正在抢走底层人的饭碗;北上广咖啡馆里的中产阶级在担忧,职业人生可能很快会被AI取代。
但,这里的前线静悄悄。
除了,一家名为武汉市建设汽车客运有限公司的出租车公司,发出“巡游出租车已到死亡边缘”的“呐喊”;另外偶尔有几个司机嘲笑“苕萝卜”的种种笨拙外,你很难感受到无人汽车在这座城市存在的气息。
当网约车迎来最后一个黎明,“前线”到底发生了什么?
01 “降温”
蔡甸区,百度萝卜快跑汽车产业基地的所在地,被认为是萝卜无人车最多的区域之一。
7月20日11点,在武汉光谷等了45分钟依然没有打到萝卜快跑的乌鸦君,满怀期待地来到了萝卜快跑基地。
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,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,均为采集网络资源。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本站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