面对AI,我们如何给自己的工作留条“后路”?
原本ChatGPT之类兴起之后,对打工人冲击甚大,但萝卜快跑将AI的冲击扩散到普罗大众。更多人担心的是:AI就不给打工人留后路吗?这篇文章,我们来找找我们共同的“后路”究竟在哪。
一句话总结:对AI抢走就业的担忧,归根结底来自对AI技术的陌生与不明朗。先拆解问题,再了解技术,最终会让压力迎刃而解。
最近,关于萝卜快跑与出租车、网约车司机的争论,又炒热了那个其实并不陌生的话题:AI要来抢工作了,我们该怎么办?
伴随着AI大模型能做的事越来越多,被AI抢走工作的焦虑感与恐惧感也愈发膨胀。先有真人配音大范围被AI合成声音取代,又有画师、设计、文案等岗位被AIGC挤压,如今连司机这个岗位也出现了风险。
于是乎,大家都想给自己的工作找条后路。但是再一看,科技带来的压力似乎无处不在。我去送快递、送外卖,低空经济正在发展无人机投递的新模式;我在家做自媒体,AI不仅能生产文案,还能合成各种视频了;我进厂去打螺丝,“黑灯工厂”已经实现全无人化了。左右为难干脆遁入空门吧,连寺庙都智能化了。
这AI,就这么不给我们打工人留后路吗?
如果你也有过这种焦虑,那今天算是来着了。听我的,先深呼吸三次。咱们把AI替代工作这件事拆开了揉碎了,找找我们共同的“后路”究竟在哪。
一、学会分析情况,就能减轻恐惧
心理学上有一个原理,叫做拆解效应。在恐惧症、抑郁症等问题中,患者可能会过度担忧害怕某种情形的出现。这时心理医生会建议患者将恐惧目标进行拆解,并对其细节进行分析,在这个过程中恐惧会自然消失。
比如说,我们怕电视里爬出来贞子。这时候就可以想,贞子想爬出来总共分几步,她能爬什么型号的电视,电视放得高会不会摔着她,两个电视对着放会不会把贞子绕晕……
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,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,均为采集网络资源。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本站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