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几天萝卜快跑的事件,把无人驾驶和网约车、出租车的矛盾推上了风口浪尖;萝卜快跑只是一个案例,当无人驾驶未来明显可见,网约车未来何去何从呢?

“不知道是不是第一单有优惠,我的行程3公里只花了3.8块钱。”

“不会玩手机、外放其他司机的脏话语音,不会抽烟,我坐在里面,就我一个人的感觉,非常放松。”

在小红书看大家第一次坐萝卜快跑的体验,感觉还不错。

(截图来自小红书博主@Mazzystar)

虽然有人说变速快得头晕,停车不会选个好上的地儿,而且速度很慢,让人感觉呆呆傻傻的,但胜在便宜、卫生、安静。

除了以上体验层面,我还有3个比较担忧的问题,以及1个关于跨领域应用的思考:

01. 如何解决伦理问题?

2023年,萝卜快跑才在武汉、深圳坪山区进行商业化运营。

现在就扩大到12个城市了,而且大多都是省会城市。

也就意味着,随着无人驾驶技术的成熟,全国各地的司机未来都可能会因此失去饭碗。

限制无人驾驶汽车的覆盖地区、运营时间,管控价格,来平衡社会劳动力问题(尤其是把跑车作为唯一生机的人们),是非常有必要的,否则只会导致更大的社会动荡。

因为百度不仅在布局“滴滴打车”的生意,还有快递配送、矿区运载、园区接驳、道路清扫等自动驾驶场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