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商难题:讨好商家,还是讨好用户?
长久以来,电商平台在商家与用户之间寻求平衡,试图解答一个古老而现代的难题:究竟应更重视哪一方?随着时间的车轮滚滚向前,市场给出了答案——用户至上。从阿里的“回归用户”到京东的“客户为先”,再到拼多多的“百亿补贴”,电商平台的每一次变革,都是对用户需求的深刻回应。本文将带您深入探讨电商行业的这一转变,揭示讨好用户背后的商业逻辑与市场趋势。
电商平台要做好,到底应当更重视商家,还是更重视用户?
这是个饱受争议的话题,也是各大电商平台深感困惑的问题,似乎也没有标准答案。
有人认为电商平台应该更重视商家,因为商家能给平台直接带来利益;也有人认为应该重视用户,因为用户是掏钱的顾客,是“上帝”,也是流量。
也有人认为,用户和商家都要重视,但作为平台方,无论从战略高度看,还是从具体执行层面看,电商对待商家和用户都会有所区别,也必然有所侧重。
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,不管是作为老牌电商平台的阿里和京东,还是作为新兴直播电商平台的抖音和快手,一致的做法都是将商家放在战略核心地位。
与讨好用户相比,这些电商平台更注重取悦商家,毕竟商家能为平台带来广告、佣金等服务费,也是电商平台得以存在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但最近两年,这一理念发生了重大转变,电商平台开始更加重视用户。
马云在2023年为阿里的变革定下了“回归淘宝、回归用户、回归互联网”的主题,三个主题中就有一个是回归用户,强调用户的重要性。
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,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,均为采集网络资源。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本站删除。